文|滬上阿 YI
上汽大通永遠是那個以實力說話、穩(wěn)步前行的品牌。
之所以這么說,是因為不論在整個中國汽車產業(yè)中,還是上汽集團的內部,上汽大通都展現出強大的競爭力,幾乎可以與所在細分市場內的所有人掰掰手腕。尤其是商用車。
從全球市場來看,在商用車新能源化、智能化浪潮下,上汽大通似乎非常敏銳地捕捉到了一個全新風口。
2023 年至 2024 年,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從 11.09% 躍升至 14.87%,其中國內市場達 17.9%。面對國際巨頭加速電動化布局、國內比亞迪等品牌崛起的競爭態(tài)勢,上汽集團將商用車板塊戰(zhàn)略重心聚焦于上汽大通。
基于這個思考,上汽大通以集團 " 懂車更懂你 " 戰(zhàn)略為引領,試圖以技術平權與生態(tài)共創(chuàng)作為突破口,重構汽車產業(yè)價值邏輯,將用戶需求深度融入產品全鏈路,實現從 " 功能堆砌 " 到 " 價值共生 " 的躍遷。
基于這個底層邏輯,上汽大通正式開啟了全新的商用車領域征程。
毫無疑問,這是一個真正避實擊虛,主動尋找市場藍海,快速攻略市場,快速建立品牌口碑,快速提升整體銷量的正確策略。
商用車也能技術領先
為什么說商用車業(yè)務條線,將是決定上汽大通能否真正成為市場最核心競爭者的突破口?
一方面因為在這個領域,競爭并不激烈,能夠提供相應產品的廠商并沒有形成足夠強大的產品力與品牌力。這對于上汽大通而言,是一個非常核心的優(yōu)勢。
因此,我們可以看到,上汽大通依托 " 上汽全新商用車 " 板塊,聚焦輕客、新能源物流車等優(yōu)勢領域,整合集團資源實現技術共享。
例如,其輕客產品通過固態(tài)電池應用與成本優(yōu)化,打造 "TCO(總擁有成本)冠軍單品 ",承諾 " 高出勤無大修,兩年省出一臺車 "。
與此同時,新途遠界作為全球首款超混大輕客,綜合續(xù)航達 1100 公里,支持智能輔助駕駛與 V2L 放電功能,覆蓋物流、客運及創(chuàng)業(yè)場景,還可改裝房車。
這完全是打破了商用車在科技與能源領域先天不足的固有印象。在更省成本,更可靠耐用的傳統(tǒng)技術優(yōu)勢之外,重新構建了更智能、更無續(xù)航焦慮的新能源汽車、智能汽車的技術特點與產品優(yōu)勢。
2024 年,大拿 V1 在國內新能源大面銷量榜穩(wěn)居前列,多功能版銷量激增 44%,在純電窄體輕微客市場占比達 32%。未來,上汽大通還將全力推進純電和混動技術的搭載。
毫無疑問,上汽大通正在商用車領域做的,是將原有優(yōu)勢進一步擴大,同時推動商用車的技術快速提升進化。
這無疑打破了以往商用車夠用就好,皮實耐用第一的打造思維。形成了不論買什么車,干什么用,用戶都能享受到最新的汽車前沿技術。從而真正為上汽大通,贏得了空前的市場競爭力。
生態(tài)協(xié)同與智能升級
既然要在商用車業(yè)務板塊上快速突擊,上汽大通必然要打破商用車領域過往陳舊的用戶需求,重新構建一整套的用車體系與邏輯。
因此,上汽大通通過 " 鈴駒運力 " 平臺整合車、貨、人、數據生態(tài),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閉環(huán)。
該平臺覆蓋金融、保險、充電等商業(yè)生態(tài),并與合作研發(fā)無人公交,整合 V2X 技術等。
例如,大通與華為已在智能網聯(lián)、云服務等領域展開合作,首批合作成果將搭載于星際皮卡,通過華為乾崑云服務實現車輛狀態(tài)實時監(jiān)控、智能貨柜調度等功能。
按照上汽大通的說法,他們希望通過場景化合作,推動商用車從工具向 " 移動生活空間 " 升級。
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,但又不是魯莽的亂試。事實上,這種跳脫出商用車打造邏輯的造車模式,將賦予商用車更廣泛的使用場景與用途。并最終實現用戶的范圍與基數的擴張。
因此,全新商用車戰(zhàn)略的核心,其實是將上汽所有資源聚焦、協(xié)同創(chuàng)新,握指成拳,形成 "1+1>2" 的聚合效應。
最終要實現的,是讓上汽大通,乃至上汽集團在混亂重構的市場格局中,突破重圍。
全球市場,技術是硬通貨
事實上,上汽大通的整體轉型,目標遠不止中國市場?;蛘吒M一步來說,上汽大通從來都是上汽集團內部,乃至中國汽車產業(yè)內部,更早也更成功走入全球市場的一個試水者與成功者。
在國內市場,上汽大通輕客家族(" 大拿 " 與 " 新途 ")今年 1-2 月穩(wěn)居銷量榜首,MPV" 大家 9" 連續(xù)兩年霸榜香港銷量榜單,房車業(yè)務更以首個銷量破萬的成績鞏固行業(yè)地位。新能源輕客新途 EV70 與 EV90 獲 Euro NCAP 商用輕客 " 雙金認證 ",大拿 V1 斬獲鉑金安全評級,躋身國際一線品牌陣營。
與此同時,海外市場方面,上汽大通在發(fā)達國家表現亮眼:歐洲市場新能源輕客市占率穩(wěn)居前二,新能源皮卡在英國實現市占率 100%;澳大利亞新能源中小型 VAN 市占率達 47.5%,位居第一。
而在新興市場中,G50 混動 MPV 瞄準東南亞多人口家庭需求,智利純電輕客市場排名第一。
毫無疑問,在商用汽車產品的全球化突圍、新市場拓展過程中,上汽大通其實都承擔著,將中國汽車產業(yè)的先進技術向全球市場普及的重任。
更豐富的產品類型構成
除了我們熟知的商用車類型之外,其實上汽大通依然在不懈地拓展自己的產品類型邊界。
例如,依托 " 房車生活聯(lián)盟 " 與 " 改裝生態(tài)圈 ",推動商用車向 " 移動生活空間 " 升級。此外,公司計劃通過 AI 數據積累(輕商行業(yè)第一)與生態(tài)資源整合,構建從產品到服務的閉環(huán)價值鏈。
與此同時,以上汽大通為支點,上汽商用車還計劃實現 " 中國市場輕客第一 "" 中國市場新能源輕商第一 "" 海外市場輕商出口第一 " 三項第一。
毫無疑問,上汽大通目前已經嘗試打通自己的 " 任督二脈 ",在商用這個過往并沒有被更多廠商大規(guī)模重視的細分領域中,依托技術與先進的汽車打造理念全新的產品、全新方向,而最終的目標,是以打造理念與領先產品力為突破口,真正打造一個全球領先的中國汽車品牌。
從這個意義上來看,上汽大通的未來之路,真的很讓人期待。